老蒋是黄埔军校的校长,这个大家都知道,即便不读历史书的人也能从电影、电视中听到很多的国军将领都称蒋为校长。
老蒋当黄埔军校校长的时间很长,从黄埔军校创建1924年5月开始就任,一直到1947年的10月才辞去校长兼职,一共当了23年的校长。
那么,在老蒋辞去校长职务后,续任的黄埔军校第二任校长是谁呢?第二任的黄埔军校校长是关麟征,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人才,抗战名将,官至民国陆军总司令,陆军中将军衔。
关麟征是陕西鄠县人,1905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但他的父母却很用心地培养他,从小就供他上学,一直读到了陕西省立第三中学,但他的心愿是从军,立志做一名大将军。
1924年初,他听说广州的黄埔军校在秘密招生,他就带着父亲卖牲口的25块银元,前往广州报考,并顺利地进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,正式成为一名军人。
关麟征黄埔毕业后,就参加了学生军东征,他在何应钦的教导第一团里当一名排长,在攻克淡水战斗中,他率领的排在敢死队之后,第二个冲进淡水城,取得出征以来的首个胜利。
之后,他又回到黄埔军校任学生队长等职。
对老蒋和关麟征关系的升级,是在1928年老蒋第一次下野之后。
那时他任国军总司令部直属补充第七团团长,他去拜访刚下野的蒋,蒋当着他的面,大骂何应钦,让他告诉黄埔的同学,你们上山当土匪,蒋某人就当你们这帮土匪的头。
关麟征随即联络黄埔同学迎蒋复职,从此他们的关系开始升级,关在蒋复出后调任国军总司令部警卫第二团团长。
关系固然重要,但毕竟还是要有实力的。
关麟征此后一路的升迁,也正是因为他具有卓越的领兵打仗能力的体现,我红军在与他的交锋中,也没少吃他的亏,最厉害的一次,他竟然让红二方面二军团几乎丢了一半人马。
在对日作战中,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。
1933年,他率第17军25师参加长城抗战,在古北口前线,他率部与日军短兵相接,他自己被枪榴弹炸伤五处,成为血人,身旁官兵十余人全部战死,他仍毫不动摇,从容指挥部队英勇杀敌,血战三天,终于守住了阵地。
全面抗战爆发后,他升任52军军长,在抗日战场上他先后参加了漳河战役、台儿庄会战、徐州会战、武汉保卫战、第一次长沙会战等著名战役,杀敌无数,职务也从52军军长升到32军团长、15集团军副总司令、十五集团军总司令,也成为黄埔学生中第二个担任集团军司令的优秀学生(第一个是胡宗南,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)。
抗战胜利后,关麟征调离一线指挥岗位,出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(黄埔军校)教育长,1947年10月任黄埔军校校长,成为继老蒋之后第二任校长,是黄埔军校在大陆期间三任校长之一,同时是第一位就任校长的黄埔学生。
他后又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。
在老蒋兵败大陆之前,关麟征辞去了所有职务,离开大陆去往香港。
从此他闭门谢客,深居简出,以临摹书法和阅读古书为乐趣,过着有规律的生活。
老蒋对关将军也非常关注,多次派员到香港,邀请他赴台,但关将军始终不为所动,坚持在香港过着“隐士”般的生活。